[摘 要]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健全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业务在国内发展较慢、参与机构较少,仍有巨大的优化空间。本文从资产负债匹配、对冲房 地产风险、完善养老体系的视角,重新审视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对比中美两国反向抵押制度的异同,分析美国反向抵押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发展及平抑房地产波动的作用;从保险机构意愿、税收成本、推广机制、产权制度角度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发展不足的原因。本文认为,从资产角度来看,住房反向抵押业务具有久期长、安全性高、收益可观的特点,且有实现证券化的空间,能较好地解决当下寿险业“资产荒”问题。本文提出重新考量反向抵押业务的考核机制、政府与机构共同建立双向担保、实施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反向抵押养老 保险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资产负债匹配;监管政策
[作者简介]常勇,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吕继飞,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高级主管;王艳,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房养老办公室处长。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1-《关于优化“保险+期货”模式设计的探讨——可否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何小伟、庹国柱)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2-《中国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国际经验、面临困境与路径优化》(刘汉成、吴传清)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3-《基于AHP-FCE的地震巨灾保险运行效果评价——以大理州政策性农房地震巨灾保险为例》(李云仙、子芝兰)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4-《公共灾害风险治理体系融合灾害风险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魏钢、许继军、刘玮)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5-《寿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之再思考》(常勇、吕继飞、王艳)
《保险理论与实践》20241006-《重大疾病参保人群与自然人群比较研究之肺癌篇》(中国银保信课题组)